(相关资料图)
全球和国家情景、30%和50%保护目标下的现有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和有待增加的保护优先区。 中科院植物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其中最受瞩目的行动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保护30%面积的陆地和海洋(即“30×30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备受关注。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获悉,该所马克平研究员、申小莉副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李晟研究员、刘鸣章博士生等组成合作团队,他们以生物多样性和碳为保护对象,通过识别全球统一保护30%或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国家各自保护其国土范围内30%或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国家情景的优先区),对比研究了在全球情景和国家情景下识别的优先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固持能力的保护成效,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保护挑战。在此研究基础上,合作团队强调,全球各国在实现“昆蒙框架30×30目标”时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保护责任,并提出具体路径和建议。
相关目标下现有自然保护地、未被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待增加保护优先区和无需保护地区的面积百分比。 中科院植物所 供图
中国团队最新完成的这项为推动实现联合国“昆蒙框架30×30目标”而建言献策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在线发表于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一个地球》(One Earth)。该研究认为,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实施30%的保护地目标时,除了国家主权和国情外,还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这项研究发现,为提高保护成效,自然保护地网络的扩展必须集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最丰富的地区。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岛屿国家,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保护挑战。因此,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筹资机制来支持国家间的合作和协调行动,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
以陆生脊椎动物为代表的物种多样性和陆地碳储量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评估保护优先区的量化指标。 中科院植物所 供图
合作团队研究建议,采用“全球保护优先区”方案指导国家保护行动,并使用“全球保护优先区维持或恢复到良好状态的比例”作为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一项指标;《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应尽快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各国公平地分担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各国在“昆蒙框架”行动目标19中承诺的全部资金责任,即2025年前每年资助发展中国家200亿美元、2030年达到300亿美元,以支持面临高保护挑战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其自然保护地目标。(完)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