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官员得到晋升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因为写了一手好字,而被皇帝信赖;有的因为在烈火中救出皇帝的性命,而被皇帝委以重任;有的人,却是因为想将状元拱手让人,而被皇帝大赞。那这个不愿意当状元的神人是谁呢?
他就是北宋的王拱辰,那他为何会被誉为是"诚实状元"呢?这就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了,王拱辰的成长环境非常的艰辛,因为他幼年丧父,家中只留下他母亲,以及其他的四个孩子。更让人叹息的是,他的家境还十分贫寒,如此一来,家中的寡妇和幼子,在古代生存起来是很艰难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拱辰因为是长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助母亲操持家务,以及教导年幼的弟妹。古人常说,长兄如父,王拱辰家中失去了父亲这个家中的顶梁柱,但是王拱辰挑起了重担,为了帮助母亲挑起家庭的重担,为年幼的弟妹做榜样,他对自己严格要求,讲诚信,树榜样,得到了乡里之人的赞誉,也给弟妹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也正是因为此,他的道德品质非常的高尚。再加上,因为幼年丧父,整个家庭的希望都被寄托在他的身上,王拱辰从小除了给母亲帮忙,就是用过读书,想要取得功名。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十几岁的时候,写的文章就已经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夸赞,然后也顺利通过了乡试和会试,并且还都名列前茅。
于是,在公元1030年,王拱辰踏上了去往殿试的征途。当时的皇上在北宋时期著名的仁君--宋仁宗,他认真审阅了所有考生的试卷后,觉得王拱辰的文章写的很好,不仅论点新奇,而且论据充实,见解也不流于世俗,文笔也不错,自然应该蟾宫折冠。于是,在公布状元人选的那天,宋仁宗以帝王至尊的身份公布了自己挑选的状元人选。
原本,宋仁宗定的状元人选,满朝文武都没有异议,正当大家要跪下山呼万岁的时候,却有一人对宋仁宗提出的人选提出了异议,说此人不堪为状元人选。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主人公王拱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宋仁宗也很纳闷,别人提出异议就算了,为啥王拱辰自己要当众反对自己,还推辞状元之位呢?这就和上文提到的王拱辰的品德有关了,因为他自小需要给弟妹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为人也非常的实诚。宋仁宗问他为何提出异议时,他说,虽然这篇文章有幸得到了管家的赏赐,但是,却实在不应该因此得到状元之位。
他还对宋仁宗解释了原因,理由很简单,因为这篇文字尽管的确是出自自己之手,但是,却并非是在考场上当场作出的。为什么呢?因为,考试的时候的这个论点是他之前已经练习过的,他已经有了写这个论点的基础。即便是比同期的考生写得好一些,也是因为再次而写的缘故,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对此事全无解释,自己就是个没有诚信的小人,不想因为一个状元之位而败坏自己的道德修养。
宋仁宗一听,大受感动,因为他觉得王拱辰是个难得的实诚人。立马说,文章是你自己写的,之前做过相似之题,说明你本人有学识远见,勤于练习,竟然能够猜中考题,文章出自你手,不是抄袭,状元之位,你获得是实至名归。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因此,王拱辰获得了状元,也获得了美名,被称为诚信状元。在他为官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保持着耿直中正的品性,也因此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和他中正耿介的品性有关,因为中正,再加上做过御史中丞,所以很喜欢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同事,进行弹劾。同时,还因为宋仁宗时期,发生了大名鼎鼎的庆历新政,新旧两派的人开始进行争论。其中,弹劾改革派的人中,就有王拱辰的身影。他先后弹劾了滕子京、欧阳修、苏舜钦等几位大臣。
可是,他弹劾滕子京后,滕子京被贬到了巴陵郡,为了给自己的政绩增光添彩,他请求范仲淹给自己新造的岳阳楼写一个传记,为的是借范仲淹政治大家之手,使自己的政绩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也是范仲淹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
同时,他还弹劾了欧阳修,直接导致欧阳修被贬到了滁州,在滁州过的不亦乐乎,整日以醉翁自称的欧阳修,直接写下了彪炳古今的《醉翁亭记》,被后世因为奇文。他还弹劾了苏舜钦,结果导致苏舜钦被罢官,一心在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写下了著名的《沧浪亭记》。
虽然,王拱辰对几位文学大佬的弹劾,有不实之处。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弹劾,让这些名垂青史的文学大佬们,遭受了挫折,结果在心思忧愤之际,感于世事,怀于自身,写下了千古明文,其中尤其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誉为千古文人之向往!虽然有,庆历党争之嫌,但是,还是该辩证看待他的功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