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活动 > 详情
未成年孩子帮打工,被罚冤吗?|新闻眼

同花顺iNews   2023-06-29 18:20:08

未成年孩子帮打工,被罚冤吗?|新闻眼

今日新闻眼

● 未成年孩子帮打工,被罚冤吗?

● 虚假评价 “好评返现”须整治


(相关资料图)

● 共享充电宝不应是充电“霸”

景区摆渡车不能兜来绕去只为钱

● 盲盒经营不能是法治盲区

01

未成年孩子帮打工,被罚冤吗?

据报道,铜川市民苏先生反映,2022年暑假期间,亲戚家孩子去自己烧烤店里帮忙,却被铜川市劳动监察保障支队以雇佣童工为由处罚2.5万元。因为店方对处罚未予执行,今年6月铜川市人社局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

微评

让孩子们多一些劳动体验不是坏事,但只要未满16周岁,童工问题就是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这个案例因此是个很好的警示。去亲戚家的烧烤店帮忙,算不算雇佣童工?这本身不能一概而论,要看签不签合同、给不给工资等方面。如果签了合同也承诺给钱,哪怕还没有实际给钱,相关部门按照雇佣童工进行处罚,应该说是有法律依据的。又到暑期,很多单位可能会有招录暑假工的需求。这个案例警示我们,用人单位务必确认对方是否年满16周岁,避免因为雇佣童工承担法律责任。而执法部门执法理应带头守法,尽力保护小微企业主们的合法权益。如果存在“钓鱼执法”行为,无论说辞如何冠冕堂皇,都应受到严惩。(红星评论微信公号)

02

虚假评价 “好评返现”须整治

打开快递包裹,掉出“五星好评返现”小卡片;点开电商平台商品评论区,评价不少,但雷同的评价缺乏参考价值;从好评率高的链接下单,收到的商品却有质量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商家热衷于“好评返现”,干扰用户评价,影响了人们的网购体验。

微评

“好评返现”看似提供了优惠,实际上是诱导消费者虚假评价,容易形成消费误导。这不仅涉嫌不正当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及时整治相关乱象。同时,诱导虚假评价的行为,损害的是自身诚信,并非经营的正道。商家诚信经营,努力提高商品和服务品质,才能擦亮自身招牌、真正赢得市场。

虚假评价,有损网络消费的健康生态,不利于电商行业健康发展。聚焦问题、创新办法、多管齐下,方能既治标又治本。譬如,可充分依托电商平台大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异常预警机制。出实招、务实功,着力维护网络评价体系良好生态,才能让消费者网购安心,也才能推动电商行业行稳致远。(人民日报)

03

共享充电宝不应是充电“霸”

随着线下消费恢复,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也跟着好起来。近期,笔者做了个小实验,扫了几个城市的20台共享充电宝。在20台机器中,有18台以1小时为计费单位;另外2台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除了部分标明“可宽限3分钟至6分钟”的机器,消费者哪怕只用了1分钟,也要按照1小时或者半小时收费。

微评

我们尊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也呼吁监管部门督促企业制定更合理的定价方式,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改变收费方式,看似赚少了,细算起来对企业却未必是坏事。眼下行业的加速回暖,正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好机会。想在胶着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许就看谁先能打破所谓的“行业惯例”。消费者未必愿意租“使用1分钟按照1小时收费”的充电“霸”,但一定欢迎按实际使用时长合理收费的充电宝。(经济日报)

04

景区摆渡车不能兜来绕去只为钱

暑假将至,与出游高峰相伴涌现的,却是不少针对景区观光车、摆渡车的“差评”。多位游客反映,在个别知名景区,摆渡车的下车点离景区出入口还有很长的步行距离,要想直达大门,则需购买比基础门票贵将近一倍的VIP拼车票。

微评

人们闲暇出游,本是想徜徉湖光山色、一览秀丽风景,结果却被“圈钱”套路一秒拉回骨感现实,怎能不让人闹心?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随着旅游业快速步入转型升级阶段,“门票经济”正越来越多地被抛弃,如何更好激发二次消费成为发力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升级服务、提高品质,创造新玩法、新方式、新体验,强化游客沉浸感、参与感乃根本之途。以此反观种种“车票经济”,那点子并不高明的弯弯绕,只会越来越招人反感。

旅游度假,图的就是彻底放松。我们看到,在套路收费屡屡被骂的同时,“一价全包”式旅游正在兴起。所谓“一价全包”,背后是以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感觉到尊重和愉悦。从中汲取思路,景区也不妨将摆渡车融入服务之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从游客的吐槽声中明确升级方向,秀丽风光才会更加动人。(北京日报客户端)

05

盲盒经营不能是法治盲区

盲盒经营活动是指在事先不告知商品确定型号、款式或者服务内容的情况下,以消费者在特定范围内随机抽取的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近年来,盲盒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在促进市场经济的同时,过度营销、信息不透明、虚假宣传、“三无”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需要予以规范引导。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了盲盒经营禁售清单,为盲盒经营划出了红线。

微评

盲盒经营具有商品买卖的随机性,抓住了消费者追求刺激和惊喜的消费心理。但在盲盒交易过程中,有以下法律风险需要关注:一是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盲盒营销范围不当泛化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三是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无论盲盒的销售方式存在怎样的特殊性,盲盒本身都是商品,应当遵循商品买卖的基本规则,盲盒经营不应成为法治的盲区,针对消费欺诈、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应当依法进行有效监管,减少盲盒营销灰色地带。一是,进一步完善盲盒经营监管的法律依据。二是,经营者应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三是行政司法机关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尤其注重对未成年消费者的保护。最后,也要引导消费者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学习时报)

责编 | 张钰坤、刘丽颖(实习)

相关资讯